当前位置:佛教收藏网 > 艺术名家 >

【心得】岳敏君从来不在阴天创作

    今年11月,艺术家岳敏君将在法国巴黎与卡地亚艺术基金会合作个展项目,这是他今年最重要的计划。上周,岳敏君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采访,他认为,画没有经过思考的东西骗观众,这事儿很不靠谱。谈及创作习惯,他说自己从不在阴天创作,他喜欢阳光。

 岳敏君作品《下葬》,

    岳敏君作品《下葬》,300cm×380cm,布上油画,2010年

    ■创作十问

    1.创作周期?短的一个星期,长的两三个月。

    2.喜欢什么颜色?轻飘亮丽的颜色。粉色、蓝色。

    3.创作时间?早上10点到下午3、4点。

    4.喜欢的艺术家?戈雅。

    5.灵感迸发?通过不断的思考产生。

    6.是否介意打搅?比较介意。

    7.创作时听音乐吗?很少,但是偶尔听广播。

    8.创作习惯?跳跃性地画不同题材作品。

    9.最满意的作品?还没画出来。

    10.第一桶金?1993年在圆明园,2000多美金。

岳敏君从90年代初就在画布上着意一个有夸张意味的“自我形象”的塑造上,近年来这一形象蔓延到其雕塑和版画领域里。“它”有时独立出现;有时又以集体的面目亮相。“它”开口大笑,紧闭双眼;动作夸张,但却充满自信。“

    当代著名艺术家岳敏君从90年代初就在画布上着意一个有夸张意味的“自我形象”的塑造上,近年来这一形象蔓延到其雕塑和版画领域里。“它”有时独立出现;有时又以集体的面目亮相。“它”开口大笑,紧闭双眼;动作夸张,但却充满自信。作为“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之一,岳敏君的绘画,雕塑和装置作品中总是以整齐划一的大笑面孔为标志,其已经成为当下流行的视觉符号。
    在2006年春拍中成交的岳敏君的三件作品中,有两件作品都超越了两百万,纽约苏富比推出的《狮子》成交价为467.09万元,香港苏富比推出的《关系系列-2》成交价为202.67万元。另一件纽约苏富比推出的《无题》也以64.51万元成交。

    >>谈动向

    11月在巴黎举办个展

    2008年,卡地亚邀请岳敏君参与这个展览计划,前后拖了几年,2010年才开始着手准备,从选作品到借展,最终敲定今年11月举办。谈及展览细节,岳敏君一直摇头称太复杂、太麻烦。整个展览大部分作品是借展,寻找这些作品的下落对岳敏君来讲可是一个大工程。其中一件重要作品《大狂喜》,岳敏君根本不知在哪里。他的一个法国朋友通过公关公司的外籍朋友打听,才得知这件作品在一个美国藏家手里。辗转联系上藏家,这次才有幸展出。当然也有未果的情况,岳敏君上世纪90年代的一张早期作品被印尼一位藏家收藏,可能因为当年的材料问题,也可能是保管原因,这张画已经开始有龟裂迹象。爱画如命的藏家死都不肯借展,害怕在运输途中再有损坏,最终作罢。

    犯错误也许是种解放

    岳敏君对当代水墨传统始终很担心,因为其创作跟当下环境不产生任何关联,仅停留在对过去技法的临摹上,这是一种悲哀。他说:“我把这种担心转化成了创作,产生了《迷宫》系列。我故意运用水墨方式把传统符号禁锢在我设定的迷宫中,表达因长时间纠缠于某种方式而被困住了的迷茫。”《迷宫》表现了岳敏君的痛苦,但他的法国朋友却提出迷宫在西方意味着希望。这让岳敏君明白艺术阐释需要三方面——艺术家解释、观众理解、社会背景的叠加。

    在“场景”系列作品中,岳敏君把名画中代表主题性的东西拿掉,只剩下场景,过去单一的指向性没有了,作品反而变得更丰富。岳敏君说,这就是当代艺术的魅力,以不同的理解激发人的思考。

    有人担心,除去“笑脸”符号就不是岳敏君了,这在岳敏君看来反而是一种自由。他说:“我近几年的创作状态是没有联系、没有交叉、没有逻辑。”他认为,摆脱逻辑线性方式的束缚,错误起来也是一种解放,这样反而可以获得创作的丰富性和自由度。接下来他还会有更多尝试。

  >>谈创作

    不感受痛苦无法创作

    岳敏君指出,当代艺术是艺术家自身思考的表达,是极其痛苦的过程。他曾说过,嫁给艺术家等于受罪。岳敏君说:“我妻子还算宽容,但在我思考的时候,她最好别理我。”

    岳敏君当初选择艺术就是因为喜欢。在圆明园时,一个月200块钱生活费,维持着很低的生活水平。

    那时的老岳只是单纯凭着内心的喜爱进行创作:“艺术创作就是不断洗牌,一帆风顺就完了。遇到问题时需要强大的信心走下去,这跟艺术家是否挚爱艺术有关。”

    艺术家经历的拧巴与纠缠,并不符合普通人过日子的标准,因此老岳感叹“每一天都很烦,可能是吃饱了撑的”。他认为,艺术创作是表达对人性的理解,要在社会苦痛中摸爬滚打寻找创作源泉,不感受痛苦就无法创作,这是人生最痛苦的历练。“不思考这些问题有什么理由去画画?凭什么艺术家光靠画画就能让广大劳动人民养活你?画一些没有经过思考的东西骗他们,这是很不靠谱的。”

  >>谈艺术
  >>谈电影

    娱乐可推动艺术市场

    岳敏君并不排斥艺术圈与娱乐界的联姻,他认为这是推动艺术市场的另一种途径。“我和宁浩是多年的朋友,当时他找到我想为《黄金大劫案》设计一个海报。我觉得挺有意思,打算玩一玩。”岳敏君解释,他之所以选择以“哪吒宁浩”形象概括《黄金大劫案》,是因为哪吒符合影片反对权富的观念,另外还有孝道在其中。整个海报都是通过电脑画的,最终效果岳敏君仍不满意:“我希望更干净、更漂亮一点。”

    电影也是岳敏君平时的消遣之一,他喜欢看轻松的电影。岳敏君认为,看电影是身体被“绑架”,思想被“摧残”,在这个过程中丧失着自己的意识。

    热爱阳光的悲观主义者

    ■记者手记

    跟岳敏君约好采访以后,我一直在做功课,发现这个爱大笑的艺术家实际上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为此,对即将到来的采访我不免感到紧张。见面后,我发现岳敏君的牛仔裤上沾着干掉的颜料,这应该还算是一个随和的人。

    岳敏君说,他从来不选择在阴天创作,他非常喜欢阳光。为此,当1993年他拿到第一桶金,就去了一直想去的拉萨。在拉萨,什么也没干,就是晒太阳。他说他喜欢强烈阳光下的色彩斑斓,喜欢刺激光线中的细节弱化。也许,岳敏君是需要这样明媚的阳光,照亮心中痛苦的阴霾。

    在他的作品里,笑不是人物的重点表情,因为人物总是闭着眼睛,也许是因为阳光太刺眼。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或许是老岳看世界的方式不是通过眼睛而是透过心。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