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德强:以生命思考 做钧瓷歌者
冀德强(华夏珍宝馆艺术总监)喜欢自己的钧瓷就像是喜欢自己的孩子,那些融进了创作者点点滴滴思考的作品仿佛也拥有了灵魂,加上窑中千变万化的自然之力赋予了他们独一无二的容貌,凝结了艺人心血和汗水、智慧与情感的工艺品早已远远超出了“物”的价值与功效。
钧瓷有多美?千变万化、情景万千、美不胜收、……也许用这些词语来形容还远远不够;钧瓷有多珍贵?“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早已是世间定论。但在钧瓷大师冀德强的眼中,钧瓷更代表着一种职业、生活和精神,凝聚着一段历史、情思、希望和祝托。杨丽萍曾说:“我不是一个职业的舞蹈家,而是一个生命的舞者。”无独有偶,冀德强在面对《艺镜》的采访时,也说道“我想把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融入钧瓷创作中。”
钧瓷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钧瓷位列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美誉;在世人眼中,钧瓷最能征服人的是那绚丽万变的色彩,最吸引人的是那不可捉摸的窑变神奇。禹州神垕作为钧瓷之乡,不仅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也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积淀而成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此这里不乏钧瓷制作名家,冀德强就是其中的一位。
出生在禹州的冀德强从小对钧瓷就不陌生:那些长着一双“火眼金睛”地位颇高的烧窑师傅,烧了一辈子瓷窑老来摆瓷摊的艺人,都不过是禹州常见的一景。世世代代手艺相传,在这里是吃饭的工具,也是生活的本身。
那些与瓷有关的生活也是这样,从“入窑一色”的泥巴,到“出窑万彩”的珍贵钧瓷,就像是一场“泥与火”的艺术,艺人们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秘不传人的釉色配方,活学活用的烧制经验,“轮上一分钟,私下三年功” 的手拉坯功夫,这是一种职业、生活和精神。
对于同样从苦练手艺功夫走过来的冀德强来说,陶轮转动飞逝而去的不只是年华,还是一段历史,是情思、希望和祝托。从1993年调入禹州市钧瓷研究所,到成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目前从事钧瓷发展事业仅有的10个国字号大师之一),冀德强将自己的青春和全部心思投入到了这份研究事业。“做钧瓷的人,是要整日与泥土打交道。钧瓷七十二道工序,道道是技术,没有师傅的言传身教,不经双手泥巴的身体力行,没有几年苦练下来的功夫,你是领悟不到制瓷的诀窍的!”
冀德强的堆雕和手拉坯技术在钧瓷界是一绝。陶轮转动时,他的表情总是分外得安静肃穆,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仪式。此时的冀德强也许觉得自己就像上帝,让泥土幻化万物,让一个个“生命”的胚胎从手中诞生,然后抽支烟,静静望着窑中喷出的火焰,那些无声的小生命正在裂变升华,他们将以怎样的面貌诞生在这个让人企盼的世界呢?冀德强也并不知道,“钧瓷的烧制难度非常大,有‘十窑九不成之说’,要烧制出精品就更难了,但这也是钧瓷的魅力所在,总是让我非常期待下一个作品。”
冀德强喜欢自己的钧瓷就像是喜欢自己的孩子,那些融进了创作者点点滴滴思考的作品仿佛也拥有了灵魂,加上窑中千变万化的自然之力赋予了他们独一无二的容貌,凝结了艺人心血和汗水、智慧与情感的工艺品早已远远超出了“物”的价值与功效。
要做古钧台边的创新者
中国的传统工艺发展至今,大都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对于整个钧瓷行业来说同样如此。钧瓷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开始恢复烧制工作,到了21世纪,无论在工艺上还是技术上都已有了重大突破,特别是配釉工艺被熟练掌握以后,新奇的釉色更是层出不穷。但“再好的釉色,也很快就走向了‘平常’轨道,很难长期垄断和吸引消费。”冀德强对钧瓷毫无突破的发展前景感到忧心。
同样看到这一状况的还有著名造型艺术家韩美林先生。2001年,韩美林来到禹州,当他看到满街的瓶瓶罐罐摆了一片却没有任何发展,当年的“国宝”沦落到如此状况让他感到十分痛心。韩美林便决心和禹州的钧瓷艺人们一起引导时代潮流,带动艺术陶瓷发展。韩美林的理念让年轻的冀德强感到十分兴奋,而创作思维独特的冀德强也深受韩美林的赏识,冀德强因此成为了钧瓷界不多的韩美林弟子,并在韩美林的工作室里开始长达两年的学习。从此,“如何在传统意义上与现代艺术结合,进入现代艺术品流域,与现实意义上的艺术品比肩”成为冀德强长期思考的话题。
“从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吸取风格,挖掘文化遗产中丰富多彩的形象符号,借鉴陶瓷行业的设计理念并与现代的美学理念进行结合,用造型为钧釉的挥洒提供最大空间”,这一切都是冀德强“创新”的源泉。他的作品一改传统造型的模式,注重将写实和写意的手法相互结合,大胆地来表现钧瓷的现代之美,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钧瓷造型语言。
2004年,冀德强创作的“汉风”,用手拉坯一气呵成,该作品在中国石湾陶艺文化节上以过万的价格花落名家。2005年,他与两位名家在钧瓷研究所举办了三人作品联展,其“青铜系列”以大胆的创意凸显出生命的张力,获得不少新闻谋体的关注和好评。2007年,在第四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上,冀德强创作的一组钧瓷“文化石”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注意,被认为是“建立在钧瓷独特工艺基础上的现代钧瓷艺术品,给人以生命、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审美思考。”
2011年,冀德强获得了由中国建筑陶瓷协会颁发的“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证书,该荣誉是目前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三大权威认证之一。这标志着冀德强多年的努力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也对他日后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更大的激励作用。
把对生命的理解融入钧瓷创作
一个人在行走的途中,总要对万事万物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感悟,无论是来自对过去的留恋,还是源于对未来的憧憬,但多半时候,我们无法用确切的语言形容我们内心的涌动。然而在艺术家那里,他们却能以另一种方式转化、传递他们的感受,如杨丽萍以生命的姿态跳出了“雀之灵”。
一直希望钧瓷艺术能突破传统走入艺术陶瓷行列的冀德强进行了各种尝试,但“如何找到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之间的契合点,在人们传统审美接受能力的范围内更鲜明地表达现代人的意识,或者说表达创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并用钧瓷的釉色和造型艺术等表现出来”始终萦绕在冀德强的心中。
冀德强说他并不懂佛教,也不是佛教义的信仰者,但是,当他来到了龙门石窟、巩义石窟,甚至更远的青州、敦煌、布达拉宫、大昭寺时,却被那些斑驳、破旧、残缺或风化的石窟造像深深吸引了。“可以说是那种残破激发了我,像一首经典的老歌,我想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翻唱。”于是,也就有了一组钧瓷佛像的诞生。
这组钧瓷佛造像,给人的是一种历经沧桑但又祥和平静的画面。他们已不是建造者当初为了众生仰望而塑造的美好寄托,他们穿越了历史而来,历经了岁月的雕蚀,带着独特的文化印迹,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动艺术。钧瓷月白釉的圣洁,原泥本色的苍老,给人带来的是一种与历史重逢的时代感。
除了佛像造型之外,还有基于对文革思考而来的“批判”。他用《红卫兵》、《高帽子》等形象深刻映射了冷峻的现实和对生命主题的深度思考。而“文化石”系列则体现出作者对生命、对现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希冀。
冀德强说:“钧瓷的创作不能只是一些瓶瓶罐罐、不疼不痒、吉祥如意的东西,表现一些自己的经历感受,诉说一些自己的事、自己的话,留下时代的印痕也是可以的。”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能让时代留下印痕的事物并不多,但冀德强的努力,却让我们看到了钧瓷诸多表达性的可能,而这同样是值得时代记录的印迹。我们在这个时代和钧瓷相逢,相逢的既是文化传承的过去,更是文化将引领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