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汇聚全球智慧 共建“一带一路”
-
admin
- 佛品资讯
- 2019-05-11 13:58
-
西安网讯:智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得到国内外学界热烈响应。充分发挥中外智库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智力支撑作用,是“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提振全球经济、推动全球治理、促进多边主义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作用的必然要求。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设置“智库交流”分论坛,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智库、媒体代表,围绕“共享人类智慧,共促全球发展”主题深入交流,达成共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把思想转化为行动,把智慧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创新,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强化“一带一路”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做到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力量,紧扣“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创新合作形式,深耕“一带一路”政策研究、决策服务、学术研讨和舆论引导,不断推出智慧产品,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独特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以“一带一路”为研究主题的智库类机构已超过300家,出版“一带一路”研究图书400多本。
近6年来,中国智库结合专业所长,建构相关评估评价指标体系,连续推出系列蓝皮书,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的《“一带一路”蓝皮书:“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与中国战略支点布局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的《中国“一带一路”投资安全蓝皮书》,国家信息中心连续三年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等,从不同维度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各类中国智库针对“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领域成立专项课题,开展专项研究,形成专项成果,服务科学决策。例如,国声智库联合“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课题组,推出涉及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一带一路”文化旅游、遗产保护、经贸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的专项课题,举办丝绸之路智库峰会、三届“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智库论坛、“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投资发展论坛等品牌论坛,组织近百位专家学者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各项工作,特别是为西安“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建设建言献策,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成果。
国声智库“丝路文库”专项成果收录了《一带一路言论集》、《一带一路案例集》、《丝路人》等系列丛书,将于今年推出《智库中国2035》、《全球化时代的西安与伦敦》。“丝路文库”通过汇总、收录、梳理、展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涌现的优秀成果,将政策解读、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相结合,为各界人士把握“一带一路”时代机遇提供了智慧读本。
媒体是智库天然的伙伴,为智库的“一带一路”研究提供传播渠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智库交流”分论坛上指出:“要加强智库和媒体的沟通对接,实现智力资源与舆论资源的互联互通、互学互鉴,为‘一带一路’工笔画着墨增色。”在数字经济时代,智库与媒体创新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高学术引导力和舆论影响力的必然选择。由国声智库联合多方共建的“云媒国际”全媒体平台正是在新型智库的学术指导下的国际化、开放式全媒体平台,以全球化视野和智库思维搭建传播新范式,致力于为新兴产业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服务,构建“多元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产业生态链”高效升维,为“一带一路”产业发展和话语体系建设作出了贡献。
国际智库:研究“一带一路”已成文化现象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接受和认可,众多外国学者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研究中来,国际智库对“一带一路”的广泛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在“智库交流”分论坛上,新华社社长、新华社研究院院长蔡名照表示,当前不仅关注“一带一路”的智库数量持续增加,成果产出逐年上升,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英国、俄罗斯、比利时、新加坡等国智库持续发表一批研究成果,以色列、意大利、希腊、荷兰等国智库的研究也在近两年日趋活跃。智库专题报告从2013年的70篇,增加到2017年的384篇。研究重点则从发展愿景、价值理念、意义内涵,逐步延伸到政策对接、效益评估、风险管控,覆盖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面。
在研究领域上,俄罗斯和中亚一些智库较关注“欧亚经济联盟”“光明之路”等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及周边安全问题;欧洲一些智库侧重分析“一带一路”框架下欧洲各国可发挥的作用,及其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东南亚和南亚一些智库主要关注“一带一路”项目实施情况和本国政府对华政策走向;美国一些智库更多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影响和实施等;非洲和拉美智库更多聚焦“一带一路”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高峰论坛期间,众多国外智库学者主动发声,从不同视角展开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正面解读。澳大利亚前外交部长、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鲍勃·卡尔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和世界的对话。“一带一路”的理念拥抱多边主义,体现了中国以参与者的姿态融入全球,对世界开放。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现有国际体制内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中国是国际体制的改革者、补充者、完善者。
在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作者马丁·阿尔布劳看来,“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构成了人类文明共同体的价值底色,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丰富的文化、智慧滋养。
南非独立传媒集团执行主席伊克博·瑟维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中国充分尊重非洲国家的多样性,既推动经济共赢,又注重民心相通、情感连结,中非关系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脚。
为展现世界各国智库学者对“一带一路”的共同认知和一致行动,由中宣部指导、新华社出品、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承制的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智者》在高峰论坛期间上线。从大雪纷飞的莫斯科到山海交融的好望角,从历史悠久的英国伦敦,到热情如火的巴西里约,纪录片跨越全球五大洲,采访了31个国家的86位学者,讲述了14位学者投身“一带一路”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的故事,为全球众多“一带一路”智库研究者勾勒出一幅时代的缩影。
中外智库交流合作:汇聚全球智慧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事业,需要凝聚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开展中外智库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智库的专业研究能力和民间外交的影响力,有助于深化互信、凝聚共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更高水平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外智库交流合作再次寄予厚望。他表示,中国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未来5年,中国将邀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政党、智库、民间组织等1万名代表来华交流。还将设立共建“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新闻合作联盟等机制,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
打造智库发展联盟是中外智库交流合作的一个有效途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丝路国际论坛”和“丝路国际智库网络”是在国际范围内构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网络的较早尝试,经过数年经营,取得了显著效果。作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丝路国际智库网络54家国际成员和伙伴共同通过了《关于推进丝路国际智库网络发展的三年工作计划(2019-2021)》。
2015年4月,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截至2018年,该联盟拥有国内理事单位137家,国际理事单位112家,“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主流智库基本都参与其中,有效统筹了国内外智库资源。
国声智库联合多家权威机构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智库共同体”创新智库合作模式,强调与智库外部机构和专业人士多方合作。“丝绸之路智库共同体”以新型智库为支撑和引领,联动智库、专家学者、企业、媒体、政府等国内国外资源,以“开放、共建、共享”为原则,各方共同参与和合作,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整合配置社会资源,以实际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
4月24日,由新华社研究院联合15家中外智库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来自近60个国家、130多家智库的专家学者出席成立大会。“一带一路”智库合作委员会致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课题协作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一带一路”相关课题研究和思想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建立,为各国智库加强思想对话、进行决策咨询提供了重要平台。希望合作委员会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成立是对中外专家关于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化常态化共同意愿的积极回应。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部长翁诗杰表示,“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是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这种多国智库合作机制,有助于消除一些偏见和误解,在更广范围传播“一带一路”理念,提升“一带一路”全球影响力。
“目前,一个全新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正在形成,‘一带一路’将是促成这种秩序的因素之一。”捷克前总理、社会民主党前主席伊日·帕鲁贝克认为,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需要可靠、全面且深刻的研究,需要建立智库并相互协作。
编辑: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