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应寺在麦积山东南角,离麦积山最近。据载,瑞应寺始建于东晋,尚略早于石窟开凿初期的后秦。当时麦积山下有三股清泉汇流,被百姓称为‘圣泉’,便修寺塑观音、文殊、普贤供奉,晋元帝司马睿赐名‘无忧寺’。至后秦改为石岩寺,西魏重修后文帝皇后在此出家改名麦子庵,隋称静念寺,唐为应乾寺。北宋大观元年重修,因当地官员进贡麦积特产灵芝,视为吉兆,赐名瑞应寺,延续至今。
寺内收藏一套纸牌佛像。尺寸在高49厘米宽26-28厘米之间。尺幅不大。据题记记载作于清代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共两堂十八尊。主持僧募缘,僧人正觉和尚与其徒所绘。据文物杂志介绍因题记以“堂”为单位,认为为水陆画。但是除诸佛菩萨及其少数护法诸天外,无其他鬼神和人伦地狱众生众。应该是寺僧外出做佛事便于携带布置坛场所用。并非水陆法会专用法物。绘画技法有浓重的民间气息,笔法流利,设色艳丽。一看即知是相当熟练的民间画师所做。画牌的笔法气质和麦积山一些清代彩画庄鸾很相像,也许画僧正觉和尚与其徒众是当时比较活跃的佛画班子。
图片来源于《文物》